服务热线

180 6266 8722

行业解决方案
当前位置:首页 - 电子/汽车

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

服务热线: 180 6266 8722

 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分层驱动了汽车电子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创新。年轻群体对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需求推动了语音识别★◆、AR-HUD等技术的普及,而老龄化社会则催生了辅助驾驶系统(如自动泊车■◆、疲劳监测)的快速迭代◆★■◆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一步衍生出V2G(车网互联)、高效充电管理等新兴场景■◆★■★★,推动了能源管理技术的突破。此外,共享出行和定制化服务需求促使企业开发模块化★★★◆◆◆、可扩展的电子架构,以满足不同车型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。这种需求驱动的创新模式,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技术迭代动力和市场增长空间。

  中商情报网讯■★★■: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★★■◆★■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汽车制造业的持续革新,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
  德赛西威是国内头部汽车电子企业,聚焦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。其智能座舱产品覆盖虚拟仪表、AR-HUD和多模态交互系统★■,与地平线、高通合作开发域控制器■■■★★,为小鹏、理想等车企提供L2-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。在电子制造领域,德赛西威拥有车规级实验室和数字化工厂■★■★◆◆,量产车载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等核心部件,并布局全球研发网络◆■★◆,助力车企实现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。

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国,近年来,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稳步发展,产业能力不断提升★★■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0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1.22万亿元,较上年增长10.95%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◆★■■■★,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1★■◆◆★◆.28万亿元。

  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5年3月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.6万辆和291★◆.5万辆,环比分别增长42■★★.9%和37%,同比分别增长11.9%和8◆■.2%◆★■◆■■。2025年1-3月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.1万辆和747万辆■◆★★,同比分别增长14.5%和11★★★.2%。

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3.74亿元◆■★★,同比增长9.06%;实现归母净利润12.7亿元,同比增长0.55%。

 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通过智能化◆■★★、电动化■◆◆、网联化等核心技术的突破★★,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技术附加值。例如,高算力AI芯片◆★◆★◆、车规级MCU芯片的自主研发,解决了传统芯片依赖进口的“卡脖子★■◆■■”问题,而电池管理系统(BMS)和电机控制技术的优化,则直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能效和安全性。此外,智能驾驶域控制器、线控底盘等技术的产业化落地◆◆,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撑。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国产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■◆◆■,还推动了产业链向高端化、自主化转型。

  从汽车电子的细分市场分布来看★■★■,整体竞争较为激烈,市场份额相差不大◆★★。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动力控制系统■★◆◆◆,占整体市场的28.7%■★。其次为底盘与安全控制系统,占比26.7%;车身电子占22★◆★◆◆■.8%◆★■★★■,车载电子占21.8%■★。

 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》★◆★★■,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情报、行业研究报告、行业白皮书★■★◆■■、行业地位证明、可行性研究报告◆■、产业规划、产业链招商图谱★★★◆■◆、产业招商指引■◆■、产业链招商考察&推介会、“十五五◆★★■■■”规划等咨询服务。

  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,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,是国家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。近年来★■◆■■,国家及政府层面出台了《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》《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》《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汽车电子行业创新发展。具体政策如下■◆★◆★■:

  均胜电子是全球化汽车电子与安全系统供应商,核心业务涵盖智能座舱、BMS(电池管理系统)及智能驾驶领域。公司为宝马、大众等车企提供BMS解决方案,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座舱系统,集成仪表盘、车载信息娱乐及人机交互技术。通过收购高田资产★◆◆,均胜电子强化了汽车安全业务,研发电子化方向盘、智能预警系统等产品,并布局域控制器和V2X车联网技术,推动座舱与驾驶安全的智能化升级★◆◆■。

  华域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★★■◆,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加速布局。其电子分公司联合灵明光子开发纯固态激光雷达★■★,采用SPAD芯片提升测远性能◆★★◆;与Uhnder合作研发4D数字成像雷达◆★◆■◆★,分辨率较传统雷达提升16倍。公司还整合电驱动系统◆◆◆★◆★、热管理模块,并推进智能制造◆■◆,为上汽◆■◆★■、通用等客户提供智能驾驶感知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★■◆★★◆,如800V碳化硅电控系统。

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.92亿元◆■■★,同比增长20.25%;实现归母净利润5.82亿元,同比增长51◆★.17%。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智能座舱◆◆■、智能驾驶、网联服务及其他■★◆★■,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6◆◆★◆◆■.01%、26.48%◆■◆、7.51%■★★◆。

  汽车电子系统按功能划分为控制类(动力◆★■◆★、底盘、车身控制)■★■★、车载类(信息★■■◆★★、导航◆■、娱乐)及新兴智能类(新能源管理、智能驾驶)三大领域★◆◆,覆盖车辆性能优化、用户交互与前沿技术融合◆★■,是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。

  当前中国汽车电子投融资市场呈现“高阶自动驾驶降温、国产替代硬科技与车规芯片成新焦点◆■”的格局。IT桔子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电子已披露投资事件共3起■★◆,已披露融资金额约为0.9亿元◆◆★。

  华为定位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,依托ICT技术优势布局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电动及车联网四大板块■◆◆。其MDC智能驾驶平台搭载昇腾芯片■■★,支持L4级自动驾驶◆■★■★■;激光雷达和4D成像雷达技术提升感知精度,HiCar和鸿蒙OS则打造全场景智慧座舱生态。华为与车企合作推出5G车载模组、电驱系统及云端服务■★■■★■,例如为广汽Aion V提供巴龙5000芯片■★◆◆,并与宁德时代、德赛西威等企业协同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。

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,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与生产,其核心技术包括CTP(Cell to Pack)和CTC(Cell to Chassis)电池集成技术,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。在汽车电子领域,宁德时代通过布局电机、电控系统及线控底盘解决方案,入股芯迈半导体、杰华特微电子等企业◆■,并成立子公司深耕换电设施和智能控制系统◆★■,推动电池与整车深度融合。此外,其麒麟电池技术已实现255Wh/kg能量密度和10分钟快充能力◆★■■,为智能电动车提供高效能源支持。

  长三角以上海、江苏、浙江为核心,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和国际化优势,在智能网联汽车◆★★■、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领先■★◆;珠三角以深圳◆◆★、广州为中心,凭借强大的电子制造业基础,在车载电子、智能驾驶系统等方面表现突出;京津冀地区以北京、天津为核心,依托科研资源和政策支持◆★■◆★■,在自动驾驶、车联网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■★◆◆★;中部地区以武汉、合肥◆■、长沙为代表,依托汽车制造业基础,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网联汽车;西部和东北地区则以重庆、成都★◆◆◆、长春等城市为核心,逐步发展汽车电子制造和系统集成。未来★■■◆,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,汽车电子产业的区域分布将进一步优化和扩展。

  政府通过专项政策扶持和产业规划,为汽车电子行业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生态环境。例如,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的设立、车规级芯片标准体系的完善◆■■■★,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延续◆★◆◆★,均加速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。地方层面◆★,上海◆◆★■★★、重庆等地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建设,整合了芯片设计、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等上下游资源,形成区域化产业集群。政策还通过税收优惠、研发补贴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,同时强化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标准■◆★,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.76亿元■■★◆◆,同比增长9.78%;实现归母净利润3.4亿元,同比增长10.75%★◆★■◆■。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汽车安全系统、汽车电子系统,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9.13%◆■◆、29.71%。

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7■★◆★★.05亿元★■,同比增长6.19%;实现归母净利润139◆◆■◆■◆.63亿元,同比增长32■◆■■★◆.85%◆◆■◆★。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、储能电池系统、电池材料及回收◆■◆■,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9.90%、15.83%◆■■★◆、7.93%。

咨询电话

027-8329 0007
180-6266-8722

扫一扫 加关注

© 2019 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,凯发k8(中国)天生赢家,K8·凯发(中国)·一触即发智能装备制造武汉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 备案号:鄂ICP备19016456号-2     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1759号